还应进步强化和完复合盐雾试验箱善黑名单制 |
![]() |
发布者:无锡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1/4/2 5:29:59 点击次数:390 关闭 |
“网络水军”由来已久,引发乱象也不是一天两天。从网络、电商平台到微博论坛,再到短视频App,只要有流量的地方,就有“水军”的身影。而起底其作案套路,除了常见的刷单、刷量、有偿删帖,近来“走俏”的还有群发广告、炒作新闻、操控舆论。随着触角广伸,“水军”制造的声响也越来越大,危害指数不断攀升。比如,疯狂“灌水”散布谣言,混淆是非、以假乱真;比如,左右舆论、控评网暴,严重侵害公民隐私,甚至人身、财产等合法权益。 “水军”猖獗,尤须法治亮剑。早在2013年,法已就此作出司法解释,明示情节严重者以“非法经营罪”处之。近年来,随着《网络安全法》等相关法律陆续出台,各地公安机关雷霆“净网”,“水军”泛滥势头有所收敛,但未有禁绝。个中原因固然复杂,但事后惩治多、事前干预少,乃是重要一条。要看到,经过多年发展,如今的“水军”早已超越散兵游勇的初始阶段,而成为有组织的专业化运营,“幕后推手发布需求——水军头目招兵买马——基层水军兴风作浪”,一整套流程环环相扣,分工明确。这也意味着,监管不能只盯着末端的信息发布者,而应向深延展,将中介头目、上游买家统统纳入进来,以全流程、全链条监管,应对组织化、专业化的“水军”。 “水军”行为隐蔽、不易取证,倒逼执法行动向前一步、握指成拳。实践中,一方面要完善规则,降低“水军”获罪门槛,对参与数据造假的“乌合之众”和纵容刷单骗量的网络平台都进行惩戒,提高造假成本。另一方面,执法部门不妨适时发布司法案例,以明晰的案情和惩处,向全社会明示“水军”的路数和危害,提升大家的认知和判别能力。在此基础上,还应进一步强化和完善“黑名单”制度,落实“一处失信、寸步难行”的震慑效应。只有让以身试法者面临违法与失信的双重风险,才能从根本上断绝一些人的不法企图。 今天的网络空间,已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。剜除“毒瘤”,让网络环境愈加风清气正、诚实有信,也是社会公共安全建设的重要一环。 免责声明:中国网科技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,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。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,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,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、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。 |
|